找到相关内容8557篇,用时5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谈《十二因缘》

    略谈《十二因缘》  张秉全   《十二因缘》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,它阐明了宇宙间一切生物生灭相续,互相由藉之因果缘起关系。什么叫因?因就是展转不断能果的叫做因。什么叫缘?缘就是互相依赖的条件,此有则彼有,赖以,叫做缘。一切众生六道轮回,都受这十二因缘因果法则的支配,无一例外。此十二因缘,也有称做《十二有支》或《十二缘起》的。   什么叫十二因缘呢?世尊在《缘起经》中说:“依此有故彼有,此生...

    张秉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1056779.html
  • 问:如何观察和对治自己的嫉妒心?

    随喜,这个心就是欢喜心。有的学佛人说,“那些大富大贵的人、那些当官的总占别人的便宜,心那么坏。”因而欢喜心。如果不管他人通过什么手段、通过什么方式得到好处,你都没有一点点不高兴、没有一点点不舒服,都能够无比的欢喜心,这个时候才说明你彻底没有了嫉妒心。在这之前谁都有嫉妒心,有的重一些、有的轻一些而已。 有的人为了暂时的利益而造业,我们先对他得到的利益欢喜心,然后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24277513.html
  • 学习四圣谛的三个阶段(雪歌仁波切讲)

    ,替别人想一想,类似稍稍体会上士道大乘法。以上是第一阶段浅显的学习。   接着,体会深入之后,我们会渴求更深入学习四圣谛,这种希求心,即可进入空性的学习,这是第二阶段。   等到内心于法生...由浅入深。首先,浅的阶段中,以闻思为主,目标是能定解及不退转的信心,以及强烈的希求与欢喜。   透过自己生活上的经验,简单地与四圣谛连结,进而体会:“喔!佛陀说的,一点没错!真的是有这些现象!当初我不...

    雪歌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34583425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:何谓禅思?坐禅时须要禅思吗?

    它们能长时间地制止烦恼,如一小时、二小时、一天、二天等。当禅修者修行观禅,观照行法为无常、苦、无我时,他的观智通常与五个禅支相伴。这五个禅支称为观禅禅那,它们也能长时间地制止烦恼。大龙大长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:他的止禅禅那与观禅禅那制止了烦恼,并且保持烦恼不长达六十年之久。 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,就能以道智与果智体证涅槃。如果他在观照欲界法或初禅法为无常、苦或无我时体证涅槃,那么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何谓禅思?坐禅时须要禅思吗?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8/08585888876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:禅修者修未来缘起法时,需观察未来何世一切名色诸行灭尽,也就是了知何世必得证阿罗汉果及入无余涅槃,那么是否所有的禅修者至此阶段皆可观察到这点?

    临死那一刻引起今世业生色法的过去五因。你将见到: 一、无明造成业生色法生。 二、爱造成业生色法生。 三、取造成业生色法生。 四、行生造成业生色法生。 五、业有生造成业生色法生。 然后你必须照见心生色法、时节生色法与食生色法的因缘: 六、心造成心生色法的。 七、时节造成时节生色法的。 八、食物造成食生色法的。 能够照见名色法的因缘之后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未来缘起法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09050295652.html
  • 佛陀的道路是要体验实相

    」。禅修者一定要能觉知身上的感受,这就是 vedananupassana(观受念住-观察感受)。   cittanupassana(观心念住)也是一样,除非心中某种心念想法,否则你是无法直接经验心的实相。凡是在心中的都是 dhamma(法),因此,cittanupassana(观心念住)必须涉及 dhammanupassana(观法念住-观察心的内含)。   佛陀将内观修行方法分成几个部分...

    葛印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3539469.html
  • 感受(Vedana)在内观的重要性

    ),而身体上所有的受都因触(phassa)而,并且终将灭去。 当身体上经验到令人不适的接触时,会产生讨厌、苦恼、痛苦、悲伤、折磨等不愉快的感受。一般人在面对这种经验时,会变得忧伤、烦躁与错乱。而...同时,却又渴望着一个没有不愉悦感受的幻境,他沉醉在这样的幻境中,并因此越陷越深。愚者一方面为各种不愉悦感受所苦,另一方面对心中的种种感官欲望,却又如此爱乐与饥渴,这是多么的可怜啊!当人经验到不愉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71443742.html
  • 浅述慈悲心的培养

    关怀众生、利乐有情的大慈大悲精神。   大乘佛教认为人人佛性本具,那么更是人人自有慈悲心,真正体解大道的人谁不想慈悲心而救度众生?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,这个慈悲心是难以的。慈悲心不得,...以慈悲心为第一要务。欧阳竟无在《支那内学院院训释》.〈释悲〉中告诉学人用十种方法慈悲心:“(1)多闻,(2)清净,(3)不离众生,(4)发愿布种,(5)修慈滋润,(6)多作功德,(7)观众苦...

    克观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31494499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认识佛陀的智慧·《因明与中观佛法系列讲座》

    庄严之一法称菩萨因明论典的精髓,以最稀奇的名言正理破除种种外道邪见,极易从内心深处对大师佛陀及佛所示解脱正道的坚定信仰。   三、 必要   由于当代有情受科学、享乐思想的浸染过深,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,没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对佛陀的信仰,因此普遍难以对于三宝的深信皈依,遮断了一切向上之门。诸如深信因果、发心出离、向往解脱,以佛陀圣法为依、以佛戒为庄严、生生世世生于佛家、护持弘扬佛陀正法、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认识佛陀的智慧·《因明与中观佛法系列讲座》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52910325663.html
  • 略谈《十二因缘》(一)

    略谈《十二因缘》(一)  作者:张秉全  《十二因缘》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,它阐明了宇宙间一切生物生灭相续,互相由藉之因果缘起关系。什么叫因?因就是展转不断能果的叫做因。什么叫缘?缘就是互相依赖的条件,此有则彼有,赖以,叫做缘。一切众生六道轮回,都受这十二因缘因果法则的支配,无一例外。此十二因缘,也有称做《十二有支》或《十二缘起》的。  什么叫十二因缘呢?世尊在《缘起经》中说:“依此有故彼...

    张秉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14865711.html